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 课题绩效评价评审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10-08

2021年9月26日,以bat365在线平台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植物所、南京土壤所、东北地理生态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 课题绩效评价评审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bat365在线平台英杰交流中心。

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何霄嘉研究员、项目跟踪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中国林业科学院孟平研究员,项目专家组复旦大学方长明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周国逸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王传宽教授、云南大学胡金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华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韩文轩教授,bat365在线平台科研部张琰副部长、廖日坤主任,项目负责人方精云院士及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和博士后、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黄耀研究员与张福锁院士主持。何霄嘉研究员从管理规定的课题绩效评价、目标指标考核要求、综合绩效评价分类评价的原则等几方面给了出评审建议。bat365在线平台科研部张琰副部长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依托主管部门对课题绩效评价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建议各课题应当提炼重要成果、注重各课题间的协作,突出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项目负责人方精云院士介绍了项目整体工作进展,各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目标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管理规范等内容。截止2021年9月,项目组完成专著9部,提交院士咨询报告2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第一标注研究论文111篇,其中SCI论文101篇。项目负责人方精云院士获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课题负责人胡水金教授入选美国生态学会会士,骨干符立勇研究员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骨干王少鹏研究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各课题组织管理和经费使用规范, 资料完整齐全,圆满完成了任务书确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提升了我国陆地碳源汇的研究和评估能力,为我国陆地碳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和数据支撑。

专家组听取各课题的汇报后,对各课题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各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及超额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通过绩效评价,同时就技术标准规范、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每个课题加强对技术方法的创新性、延伸性的阐述,提高成果的对接和应用深化。

项目负责人方精云院士对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学校及各位专家多年来对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各课题要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报告和科技报告,要充分反映项目是技术评价的侧重点,突出强调技术、方法、标准规范、参数体系,认真总结和凝练,为高质量完成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

附:本项目下设6个研究课题,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方法与标准研编”、“碳循环关键过程机理研究的技术标准和方法”、“全球变化野外控制实验的技术和方法”、“碳通量及碳同位素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和方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模拟与遥感反演”和“陆地碳循环参数体系构建与碳源汇综合评估”。项目旨在全面梳理以往关于陆地碳源汇监测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改进和提出碳循环室内模拟和野外控制实验的方法,改进碳通量和碳同位素通量的连续观测技术,构建不同尺度、全组分碳循环参数体系;研发我国陆地碳源汇模拟系统,阐明碳源汇时空格局,为我国制定减排增汇和气候变化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图1 线上会议图

图2 线下主会场